刚看到原推曝光的 OpenAI “产品大阅兵”清单。从人形机器人、AI个人设备,到社交、浏览器、购物……全都有
看起来似乎摊子铺得很大,什么都做,但如果你考虑到 ChatGPT 现在的用户量——10亿用户,换成你做 CEO,说不定也会这么做,尤其是当年 Google 和 Facebook 就是这么玩的。
这种打法核心就两步:
1. 先用一个无人能敌的核心产品(谷歌的搜索、FB的社交、OpenAI的ChatGPT)把海量用户(10亿级)圈进来,垄断“分发渠道”。
2. 然后,利用这个无敌的流量池,开始疯狂“内部创业”,在自家地盘上把用户可能需要的B、C、D、E…全都盖一遍。
当年 Google 靠“搜索”引流,然后做出了Gmail、地图、Chrome。Facebook靠“社交”圈人,然后孵化/买来了Ins、WhatsApp。
再看OpenAI的清单,逻辑就清晰了:
- 变现(杀入办公应用): “AI编程助手”、“做PPT/表格的Agent”。这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。
- 生态(包围你生活): “浏览器”、“社交流”、“购物”、“音乐”。这是要把你从“用完即走”变成“沉浸其中”,实现流量闭环。
- 终局(进入物理世界): “机器人”、“AI个人设备”。
而且别忘了 Sam Altman 以前是做什么的:美国最强创业孵化器 YC 的前 CEO
也许他是在把OpenAI当成一个“超级孵化器”,利用ChatGPT这个史无前例的流量入口,把他认为AI能颠覆的所有领域,都亲自下场再做一遍。
---
原图翻译:
---
产品大阅兵
OpenAI 的产品野心正在迅速膨胀。这家公司似乎什么都想做,从人形机器人到 AI 编程助手,无所不包。
- 协作工具:让多个 ChatGPT 用户可以聚在一起,共同协作项目并实时聊天。
- 新型 AI:它将传统的大语言模型 (large language models) 与推理 AI (也就是能进行逻辑思考和规划的 AI) 结合了起来。
- ChatGPT “智能体” (ChatGPT "agents"):它能让客户创建和编辑电子表格、演示文稿,并生成复杂的分析报告。
- 与 ChatGPT 结合的网页浏览器。
- A-SWE:一个 AI 编程助手,它能像一个资深软件工程师一样工作,搞定那些人类程序员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的棘手任务。
- 机器人的软件和硬件——而且很可能是人形机器人。
- 一款 AI 驱动的个人设备:这可能会通过收购 Jony Ive (就是那个设计了 iPhone 的苹果前首席设计师) 和 Sam Altman (OpenAI 的CEO) 共同创办的设备创业公司来实现。
- ChatGPT 里的“朋友圈”:一个内置的社交媒体功能,用户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是如何用 ChatGPT 解决问题或创造图像的。
- ChatGPT 里的购物推荐功能:它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建议,并允许用户直接通过 ChatGPT 购买这些商品。
- 定制模型 (Custom models):这种模型可以融入客户独有的数据和业务场景,为企业打造专属的内部 AI 工具。
- 音乐生成 AI:它可以帮助用户从零开始创作音乐。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