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推转译:我对 Sora 2 未来一年发展的预测
Sora 2 不会取代 TikTok 或 Instagram,但很可能占据 AI 场景视频的头把交椅:生成 → 混剪 → 客串 → 重塑(Generate → Remix → Cameo → Re-create)。最大风险是信任与治理问题(例如深伪、版权、未成年人保护、政治误导等)。预计会出现内容生态分裂:导演级的创意 vs. 大量快餐式内容。
⸻
1️⃣ 不会颠覆TikTok,但可能引领AI场景视频潮流
Sora 2 不会在一夜之间就颠覆 TikTok 或 Instagram。但它很可能开辟一个全新的赛道:AI 原生的场景视频(尤其是在北美的 iOS 用户中间)。
Sora 2 做的事情很特别,它创造了一种循环模式:
• 生成视频(Generate)
• 混剪再创作(Remix)
• 客串出镜(Cameo)(用你的脸或声音快速生成个性化视频)
• 重新塑造(Re-create)
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视频制作成本,同时放大了内容传播的效果,给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。
⸻
2️⃣ 最大瓶颈:信任与治理问题
目前制约 Sora 2 成功的瓶颈不在于“它好不好玩”,而是更棘手的信任和治理问题。
因为 Sora 2 的虚拟形象和深度模仿技术(deepfake)过于真实,很快就会碰触敏感区域,例如:
• 深伪内容(Deepfakes)
• 版权纠纷(Copyright)
• 肖像权(Likeness rights)
• 未成年人保护(Minors)
• 政治虚假信息(Political misinformation)
甚至从发布第一天起,媒体就强调 Sora 2 正在“模糊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”,尤其是那些明星客串(Cameo)的虚拟视频迅速走红,带来了用户爆炸式增长的同时,也带来了极大的公关风险和监管挑战。
⸻
3️⃣ 内容生态会一分为二
未来,Sora 2 的内容生态很可能分裂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:
• 一边是创意驱动的导演型创作者:
他们有清晰的想法、好的叙事和审美能力,通过强大的提示词(prompts)和叙事逻辑,利用 Cameo 和 Remix 功能,把 Sora 2 当成自己的“虚拟短视频剧组”,创作出精致的高品质内容。
• 另一边是海量高频的轻量级娱乐视频:
例如模因(memes)、换脸视频、快速混剪等短期爆火的内容,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,有可能被贴上“AI垃圾内容”的标签。
⸻
4️⃣ 生态分裂未必是坏事,关键是激励机制
这样的内容生态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。真正决定 Sora 2 能否成功的关键,是它的分发策略和创作者激励机制。
具体来说:
• Sora 2 能否给原创的、高信息含量的视频创作者提供曝光和收入分成?
• 对于“被再创作”的原创内容,能否提供更细致的版权授权和撤回机制?
• 能否建立明确的授权模式,允许或撤销 Cameo(客串)功能的使用?
如果 Sora 2 能够做好这些治理细节和内容激励机制,它将成为真正的“人人都能当导演”的爆款平台。如果不能,它就可能在海量的低质视频洪流中沉没。
你怎么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