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觉得Anthropic/Cursor这两个可能是这波AI浪潮中最早早能实现盈亏平衡的企业。
如果我们试想一下,2年后的AI编程Agent大概会什么样子,我个人觉得,基本上会实现完全的E2E。
不仅仅能帮你coding,(吃掉dev的80%的岗位),还能设计吃掉Designer80%岗位,还能测试与运维吃掉80%测试岗位(帮你在emualator测试,帮你跟实体物理世界做测试),吃掉运维80%的岗位。
以后可能系统架构都会发生改变,比如以后会在传统的微服务架构中,会出现一个AI agent service,实时策略调成,风控,入侵检测,自我诊断,自我修复, 自我迭代,这些都可以做。(这个做起来也不麻烦,agent collect 所有的log,然后根据log,根据机器的各种metrics,做出各种决策,3年后,哪家公司还经常on call,那就是shame!)
aka 整个软件产业,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深挖。现在才刚刚开始。
但是专业和广度是一堆矛盾。
经费就这么多,OpenAI 全面开花,但是依然没有摸索到新的商业模式,最近搞电商,实际上是抢google的市场。
现在这波AI中,可以立马能看到钱,成本又不是很高的,也就是编程领域。
所以,Anthropic 持续深耕这个领域,一方面保证模型的基本能力,一方面,改善应用体验,然后再继续深挖应用,在软件行业中,抓渗透,变成一个能深度渗透进传统软件产业的公司,盈利是大大的。
但是,Anthropic 本身的傲慢,以及 响应的不及时,是他们最大的危险。上一次降智,长达几周,这也是我不得不弃用并彻底cancel Anthropic的原因。除非他跟Codex 拉开代差,否则我没必要换来换去的。
Cursor,是个卖水的。它只要抓好渗透率,依然过的很滋润的。天天盯着模型测评,来尝试新产品的,在程序员中不会超过5%,那cursor,服务好剩下的95%。传统软件企业的员工,默认IDE是cursor,他们就赢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