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充一点:我的文章里写到,为什么到了60年代,中共对出身黑五类的青少年的歧视变得更严重了,“第二个‘拿不上台面’的原因,据我作为亲历者的感受,是因为我们那一代青少年和‘红二代’是同一代人,大家都面临着升学、就业和社会地位的竞争。而‘老革命们’发现,他们的子女在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差强人意。共产党不好公开搞特权,于是祭出‘阶级路线’这把尺子,把家庭出身当作首要评判标准,这就使得红二代在竞争中稳操胜券,中间家庭出身的子女倍受排挤,‘阶级敌人’的子女则沦为最大的牺牲品。”
有两个证据,我没写进文章,怕太长了。抄录如下。供参考。
1、2015年10月,香港出版了一本名为《当时年少曾轻狂》的红卫兵口述史,其中一位口述者刘辉宣,红八月期间风行一时的红卫兵歌曲《鬼见愁》词曲作者,这首歌的最后一段是:“老子英雄儿好汉,老子反动儿混蛋。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,要是不革命你就滚他妈的蛋!”刘辉宣文革时就读于北京四中,其父是老红军。刘辉宣讲到:文革前两三年,干部子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,受到上层越来越多地关注。“当时有一个很突出的情况,就是共产党觉得自己的子弟在学校里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差,不但和高级知识分子和资本家的子弟比,就是和普通家庭的出身的学生比,也不很理想。这就引起了中央层很深的顾虑。”
2、2006年,文革四十周年时,香港出版了一本《红卫兵兴衰录--清华附中老红卫兵手记》。作者宋柏林,文革时就读于北京的清华附中,是红卫兵运动的创始人之一,其父是开国少将宋维轼,当时担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。在1966年6月23日的日记里,宋柏林写到:“回家与父亲谈了很久,爸爸说,在你们这样的学校里,团结95%可能不大适当吧。并说那些右派学生如果捣乱,就应敲打。但还是要注意,主要是夺权,是打当权派。对右派学生,你们心里都有底,一个成份(其实是指家庭出身),一个文化革命中的表现,就足以卡住他们,不让他们升学,让他们好好地改造。并说在学校里这些人是改造不好的。”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